热电偶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线组成,通常为铜和常见的热电偶材料,如镍铬合金或铬铝。这两根导线的两端交汇处称为热电偶的接点,是测量温度的关键。
当两个不同材料连接形成接头时,它们会产生电势差(Peltier效应)。同时,接头会在不同温度下产生不同的热电动势(Seebeck效应)。这些效应产生的电动势将在导线内部积累,导致电流的流动。此时,电流与接头之间的温度差成正比,因此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,可以计算出接头处的温度。
热电偶广泛使用于各种工业和实验测量中,因为它们的简单、可靠和廉价。此外,它们的作用范围也广泛。热电偶适用于高温或低温测量,可以测量高达2300°C和超低温-250°C的温度范围,而且在许多情况下,即使材料接触不完美,热电偶的也能保持较高。
然而,热电偶的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,例如导线长度和直径、接头材料和形状以及环境因素(如振动和电磁场)等。此外,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对温度的响应也会有所不同,并且温度范围存在限制。
热电偶应用领域广泛,包括金属、陶瓷、玻璃、石材、塑料、纸张、食品等工业和实验室中的温度测量。此外,热电偶还广泛用于采集温度数据的仪器和设备中,如温度计、温度控制器、风扇、制冷器等。
热电偶已经存在了几百年,但在19世纪初才被视为科学现象。1821年,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马斯·西贝克首次发现了被称为Seebeck效应的现象。1834年,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·让-夏尔斯·皮耶勒首次发现了被称为Peltier效应的现象。热电偶的实际应用始于19世纪的蒸汽机试验中,并在20世纪初开始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广泛使用。
热电偶作为一种基本的温度传感器,在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应用广泛。其工作原理基于Peltier效应和Seebeck效应。由于热电偶的简洁、可靠和廉价,它们可以测量高达2300°C和-250°C的温度范围。此外,热电偶适用于大多数固体、液体和气体,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。